在中国,保健食品(健字号)注册或备案必须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SAMR)的严格审批,不存在“全国包通过”的合法代办机构。任何承诺“通过”的服务均涉嫌虚假宣传或违规操作,可能涉及以下风险:
一、警惕“包通过”骗局
虚假承诺
保健食品审批需科学依据(如功效试验、毒理报告),代办机构无法保证结果。
若机构声称“内部关系”“绿色通道”,大概率是诈骗。
材料造假风险
伪造检测报告、配方数据等会导致注册失败,企业被列入黑名单。
资金损失
预付高额费用后,机构可能拖延或失联。

二、正规代办机构的服务范围
合法代办公司可提供以下辅助服务,但结果仍取决于官方审评:
材料整理:协助编写申报资料,确保格式合规。
试验对接:推荐合规检测机构(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)。
进度跟踪:跟进审评流程,及时补正材料。
三、如何选择可靠代办机构?
核查资质
确认其具备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的“保健食品注册代理”资质。
查询合作案例(如成功获批的批文编号)。
拒绝“包过”承诺
正规机构会明确告知风险,而非虚假保证。
费用透明
注册代理费通常5-15万元(不含检测费),远低于“包过”机构报价(可能数十万元)。
四、自主申请建议
备案制(快速通道)
若产品配方在《保健食品原料目录》内,选择备案制(3-6个月)。
无需代理,企业可自行通过“保健食品备案系统”提交(网址:https://zwfw.samr.gov.cn)。
注册制(需专业支持)
复杂配方或新功能建议委托国家认可的注册代理或律师事务所。
五、举报渠道
若遇诈骗或违规代办,可向以下部门举报: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:12315
上海市市场监管局:021-12315
总结
保健食品审批无捷径,务必通过正规流程申报。企业应专注产品研发与合规性,而非轻信“包通过”承诺,以免人财两失。
评价